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近日,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可旋轉封隔式尾管懸掛器在南海奮進號平臺深水探井應用成功,填補了國產尾管懸掛器技術1000米以上深水固井應用空白,打破了國內深水井尾管固井工具的國際壟斷,開啟了海洋深水鉆井尾管固井工具國產化的新時代。
深水海洋鉆井難度大、費用高,對尾管固井工具的功能和可靠性有著嚴苛的要求,此前國外技術完全處于壟斷地位。服務深水鉆井,實現專用尾管固井工具國產化,是中國石化工程院幾代科技人員的夢想。他們用了近30年,走過了國產尾管固井工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自主創新之路。
為保證深水尾管固井技術體系的配套完善,其技術產品體系必須是“多面手”,既可解決尾管下入遇阻的問題,又要提高固井質量,并預防環空氣竄。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歷時五年相繼攻克耐腐蝕材料、環空高溫高壓密封、旋轉固井和高承載等相關技術,完成被譽為第四代的多功能尾管固井工具的研發。在正式進軍深水之前,進行了近四年的前期應用技術準備,先后在陸地油田的超深井、海上油田的長裸眼大斜度井等復雜井推廣50余井次,成功率100%,充分驗證工具性能可靠性和技術體系的成熟性。進而在300米水深的尾管固井中進行了推廣,摸索深水應用經驗。
長期的技術累,優異的工具性能,充分的施工準備,讓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在此次深水尾管固井工具應用中厚積薄發。其配套尾管固井工具在深水中經受住壓力窗口狹窄、高壓天然氣地層井控風險及平臺浮動等多項考驗,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石化已經具備了海洋深水尾管固井技術的研發能力,有力推進了海洋深水固井工具國產化的步伐。